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

安全、快速、便捷的加密货币交易服务,支持超过1000种数字资产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。

24h 交易量
$8.5B
用户
15M+
币种
1000+

跑 USDT 被骗报案不立案:背后的困境与缘由

USDT 作为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,在虚拟货币市场中流通广泛。然而,虚拟货币领域乱象丛生,诈骗手段层出不穷。骗子常以高额回报为诱饵,吸引投资者参与所谓的 “USDT 投资项目”,或是设局诱导投资者在虚假交易平台买卖 USDT,最终卷款跑路。当受害者意识到被骗,匆忙向公安机关报案时,却往往面临不立案的结果,这让受害者深感绝望与困惑。

从法律政策层面来看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于 2021 年 9 月 15 日联合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明确指出,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,不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等货币属性。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任何法人、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,违背公序良俗的,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,由此引发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。这意味着,在现有法律框架下,USDT 这类虚拟货币的交易不受法律保护。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,依据相关法律法规,若认定案件涉及的 USDT 交易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范畴,可能会做出不予立案的决定。

虚拟货币交易自身的特性也给立案侦查带来极大挑战。USDT 交易依托区块链技术,具有匿名性、去中心化和跨境流通等特点。交易记录虽存储于区块链上,但难以直接对应到真实身份信息,这使得追踪资金流向、锁定犯罪嫌疑人变得极为困难。与传统诈骗案件中资金通过银行账户流转,便于警方通过金融监管系统查询线索不同,USDT 交易的资金路径复杂且隐蔽。例如,骗子可能通过多个虚拟钱包地址层层转移资金,利用混币器等工具混淆资金来源,增加警方侦查难度。在部分案例中,即便警方获取了交易的区块链地址,也可能因技术门槛和跨国协作难题,无法有效追踪资金去向,导致案件侦破受阻,进而影响立案决策。

此外,司法实践中对于虚拟货币诈骗案件的立案标准和证据要求较为严格。警方需要收集充分的证据证明诈骗行为的存在、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以及资金流向等关键要素。然而,在 USDT 被骗案件中,受害者往往缺乏完整的交易记录、与骗子的沟通凭证等关键证据。部分受害者可能仅通过网络聊天与骗子联系,聊天记录易被删除;交易可能在一些未经监管的境外平台进行,平台数据难以获取或真实性存疑。这些证据缺失的情况,使得警方难以达到立案的证据标准,无法启动刑事侦查程序。

加密货币知识学院
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