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法律定性来看,中国从未将 USDT 视为合法货币。根据 2013 年央行等五部委发布的《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》,虚拟货币(包括 USDT)被定义为 “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”,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。这一界定从根本上否定了 USDT 的货币属性,使其无法获得与人民币同等的认可。
监管政策的演进进一步收紧了对 USDT 的约束。2021 年,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文,明确指出虚拟货币兑换、交易等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要求金融机构、支付机构等不得为 USDT 交易提供服务。此后,各地开展专项整治,关闭了大量为 USDT 提供交易通道的平台,切断了其与法定货币的兑换链路。例如,部分银行对涉及 USDT 交易的账户采取冻结措施,支付机构则屏蔽了相关交易接口,从资金流层面遏制 USDT 的流通。
USDT 在境内的流通面临多重法律风险。尽管其宣称与美元 1:1 挂钩,但中国监管部门认为,这类稳定币的发行和流通可能扰乱金融秩序。2022 年,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明确表示,虚拟货币稳定币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必须依法严厉打击。实践中,境内个人或企业参与 USDT 交易,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、洗钱罪等。2023 年,某地警方破获一起利用 USDT 洗钱案,涉案金额达 5 亿元,12 名嫌疑人因涉嫌洗钱罪被提起公诉,这一案例凸显了参与 USDT 交易的法律后果。
从实际应用来看,USDT 在境内的使用场景被严格限制。正规金融机构、电商平台等均不接受 USDT 作为支付手段,其交易主要通过非法平台进行,而这些平台不受法律保护,用户资金安全无法保障。此前有案例显示,境内用户在非法平台交易 USDT 后,遭遇平台跑路、账户冻结等问题,损失难以追回。
与部分国家不同,中国对 USDT 的监管采取 “零容忍” 态度。即使在允许加密货币交易的国家,USDT 也需接受严格的合规审查(如反洗钱监管),而中国则直接从源头禁止相关活动,以防范金融风险。这种政策导向基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考量,避免虚拟货币对法定货币体系、支付清算系统造成冲击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